纺织厂除了追求棉纱产量和一定质量的控制外,无论混配棉质量的高低和空调除尘质量的好坏,都按照过去传统的方式对设备、纺纱器材、牵伸部件、卷绕部件的频次进行清洁和保全保养,从而导致棉纱的各种变异系数都在增加、棉纱疵点难以控制,各类纺纱器材、纺纱设备损伤、损坏程度增加。
经调研发现,对生产车间纺纱设备、纺纱器材、纺纱原料的质量、牵伸部件、卷绕部件、生产车间的清洁频次较为重视的纺纱厂,胶辊胶圈的划伤、磨损、龟裂、破裂、脱落的频率很低,只有一般纺纱厂清洁频次的10%~15%。如果清洁频次较高的1万锭纺纱厂胶辊胶圈每月损伤损坏300个,那么清洁频次较少或不规范的1万锭纺纱厂胶辊胶圈的损伤、损坏每月可达到3 000个~4 500个,按照1个胶辊3元计算,清洁频次较少和不规范的纺纱厂家会造成9 000元~13 500元的经济损失,同时棉纱因为清洁频次不到位造成的各类质量问题特别是偶发性纱疵问题,将使相同号数、相同生产成本棉纱的价格会低1 000元/t~3 000元/t,如果1万锭纺纱厂1个月生产JC 18.2 tex纱的产量为140 t,那么清洁频次正常或更多的纺纱厂家将会比清洁频次不规范或者较少的厂家多收入140 000元/月~520 000元/月,反应在棉纱价值上的差异比在胶辊胶圈上损失的差异多达10倍~30倍,因此加强纺纱设备、纺纱器材、牵伸部件、卷绕部件的清洁频次有利于设备、纺纱器材牵伸部件、卷绕部件的使用时间和保护,是降低胶辊胶圈损伤、损坏不可忽视的要素。表4是某5万锭纺纱厂其中1万锭生产JC 29.2 tex纱细纱工序1个月清洁频次与胶辊胶圈损坏、损伤的汇总。
表4 清洁频次与胶辊胶圈损伤损坏的对比 单位:个
表4的统计数据说明,牵伸和卷绕部件随着每天清洁次数的增加,飞花附入牵伸和卷绕部件的几率降低,胶辊胶圈缠绕几率下降,胶辊胶圈损伤、损坏的程度明显下降;随着纺纱号数的增加和棉纱质量要求提高,胶辊胶圈缠绕、损伤、损坏的程度更加明显,增加牵伸和卷绕部件的清洁频次是行之有效的。在生产普通号数棉纱时,牵伸和卷绕部件每班清洁两次胶辊胶圈的损伤、损坏只有牵伸和卷绕部件每天清洁一次的10%~20%。实践证明,牵伸和卷绕部件合理的清洁频次和适当增加清洁频次,是保证胶辊胶纺纱完整的重要环节。